首页 > 最新消息 > 医疗保健 > 不抽菸却得肺癌?研究:突变基因搞鬼
(中央社台北25日电)不抽菸也可能罹患肺癌,医师表示,近年有研究发现,带有「ALK(间变性淋巴瘤激酶)」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,高达8成都没有吸菸习惯,不仅发病年龄早,癌细胞转移至脑部机率也高。

不抽菸也得肺癌?原来是突变基因搞鬼。
过去肺癌经常被和吸菸画上等号,但根据国健署调查,即便民国97年至104年间吸菸率已下降约1/4,肺癌仍位居蝉联癌症死亡率之首。
台北荣总教授级特约医师蔡俊明今天表示,近期有研究发现,如患者身上的ALK基因产生突变,产生的融合蛋白会导致癌细胞的形成、增生及转移,恐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。
蔡俊明指出,带有这项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,不仅高达8成都没有吸菸习惯,平均年龄仅52岁、相当年轻。
蔡俊明说,有ALK基因虽然只占肺癌患者的5%,但因初期症状不明显, 有7成病友发现时已经是肺癌晚期 ,他强调,肺癌、肺腺癌第四期的患者,有逾2成会转移到脑部,患者可能出现步伐不稳、意识错乱、视觉障碍、语言失调等症状。
蔡俊明建议,没有肺癌家族史的民众,每2至3年可做一次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,有直系亲属有家族史的民众1年可以检查一次,有助及早发现肺癌;如民众确诊为晚期肺腺癌,且没有吸菸习惯,则可安排基因检测,找出致病基因,再以标靶药物治疗。(中央社记者张茗喧报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