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医疗保健 > 肉粽少吃这些食材!防大肠癌找上身
(中央社台北5日电)端午节吃粽应景,但也别过量!国健署表示,部分肉粽包有火腿、腊肉等加工肉、红肉,吃多恐增加大肠癌风险,呼吁以白肉取代,并添加五榖糙米增加纤维量,餐后再搭配水果更健康。

端午吃粽虽应景,但得当心高热量危机和加工肉带来的大肠癌风险!
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统计,台湾大肠癌人数近10年高居癌症发生人数之冠,每年约有1万5000人罹患大肠癌、5000人死於大肠癌;研究也发现,肥胖的人罹患大肠癌风险,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。
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吴健远指出,部分肉粽经常以火腿、腊肉、五花肉等加工肉作为内馅, 去年10月国际癌症研究总署(IARC)已宣布将加工肉品列为第一级致癌物,指出每天吃50克加工肉品将增加18%大肠癌风险。
吴健远建议,包粽、吃粽时尽量挑选白肉为内馅的粽子,并增添五谷糙米增加纤维量,加上一碗清淡的汤,如冬瓜、竹笋、丝瓜汤等,消暑气也增加饱足感,餐后可搭配一份水果,增加纤维质的摄取。
国健署指出,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大多患者到了肠道阻塞、便秘或出血到肉眼看得出来才感到不对劲,呼吁50岁至74岁民众每2年做一次免费大肠癌筛检,未满50岁民众如果有个人、家族息肉症或大肠癌病史,建议谘询专科医师意见,是否提前接受相关检查。(中央社记者张茗喧报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