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医疗保健 > 天天如厕仍可能便秘?便便形状藏玄机
(中央社台北18日电)天天上厕所也可能便秘,中山附医医师陈欣湄今表示,不少人认为超过4天没上厕所才是便秘,但其实一周有一次以上发现大便呈表面凹凸的香肠状或一颗颗球状,也代表有便秘问题。

你以为天天都大便就不是便秘?其实便便「不合格」也是便秘。
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家医科医师陈欣湄指出,根据「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」,理想大便应该是外表光滑的香蕉状,表面呈现干裂甚至颗粒状,就代表便便在肠道中停留过久、水份被吸干,也就是便秘;假使过於蓬松或呈水状,就是腹泻。
陈欣湄说,曾有患者为防便秘,每天都在马桶上「硬拉」,认为只要上出来就不会便秘,但若便便呈现一颗颗硬球状、表面凹凸的香肠状,同样是便秘,建议民众上完厕所可以观察一下。

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
便秘影响不可小觑,陈欣湄说,便便在肠道中不断被吸干,假使粪石卡进肠胃道,会让大肠粘膜会变薄、变脆弱,可能产生腹痛等问题,腹膜炎、感染甚至可能致癌。
台湾营养基金会日前调查全台30至49岁上班族,发现高达47%受访者曾有便秘问题,推估全台有525万上班族受便秘所苦。
陈欣湄建议,上班族每天应摄取25至35克膳食纤维,可促进肠胃蠕动,使排便顺畅;早开可开启一整天能源,别因赶上班忽略早餐;多喝水,别用茶或咖啡等饮料取代喝水,避免大便干硬;多运动,上班族因生活工作压力大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让肠道蠕动变慢引起便秘,这时必须适度减压或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,才能改善便秘问题。(中央社记者张茗喧报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