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医疗保健 > 药品放冰箱助「保鲜」?药师:更容易受潮
(中央社台北11日电)气候潮湿,不少人认为药品放冰箱更能保鲜,药师孙淑慧表示,除非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求放冰箱保存,否则恐让药品受潮得更快,不只药效可能受影响,还可能产生毒性或化学变化。

看完医生拿了药,究竟放哪好?不少人会选择放进冰箱认为能够「保鲜」,但药师却表示这是错误观念。
亚东医院药剂部主任孙淑慧表示,夏天潮湿、闷热,是药物最容易受潮变质的季节,一旦发现药品颜色改变,从颗粒状变一沱,甚至变粉状,切记别再食用。
不少民众认为只要放进冰箱冷藏甚至冷冻,就能加强保鲜、降低受潮情况,这是错误观念,孙淑慧说,冰箱湿气重,放进冰箱保存反而更容易受潮。
孙淑慧指出,一般药品只要存放於室温下,注意避免阳光直射、别放在湿热环境如浴室、厨房等,除非药袋、容器上有特别标示要冷藏,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、少数眼药水或肛门栓剂;存放位置方面,应存放於儿童不易取得的地方,避免孩童当糖果误食。
此外,药品最好不要分装,尽量保持原包装完整,确保药品品质、避免影响效用,保留完整包装容器、药袋或药品说明书,注意保存期限。
孙淑慧提醒,坊间不少诊所开药时会将药物分装,建议最长只能保存6个月,不少民众替家中长辈把药品分装置塑胶药盒时,尽量一周放一次,切勿一次放太多,避免药品受潮变质。
孙淑慧说,药品如受潮、变质,不只药效可能受影响,也可能产生毒性或化学变化。
假使家中有剩下、过期药品应如何处理?食药署表示,先将剩余药水倒入夹链袋、药品也从铝箔包装中取出,倒入夹链袋,放入泡完的茶叶、咖啡渣或用过的擦手纸,将夹链袋密封随一般垃圾清除。
不过,孙淑慧呼吁,有基因毒性药品如化疗药物、荷尔蒙、少数抗生素,则应拿回原医疗院所依「医疗废弃物」处理,切勿倒水槽、丢垃圾桶,否则可能流入土壤、水源,若不慎吃下肚恐影响染色体,增加致癌危险。